我中心赵小兵教授参加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工作会议”

作者:时间:2017-10-09点击数:

image_gallery

会议现场

9月26日,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主办、云南民族大学承办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学校雨花校区举行。教育部语信司副司长刘宏,国家民委教科司副司长周晓梅,云南省民宗委副主任杨谊群,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赵纯出席会议并讲话。校纪委书记李毅主持会议。来自全国相关省区民语委有关负责人和民语办负责人、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少数民族语分委专家30余人出席会议。

杨谊群副主任介绍了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情况。与会人员围绕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贯彻实施,各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三化”工作建设重点和发展方向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赵纯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工作会在云南民族大学召开,对云南和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文工作的推进和提升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会议层次高、影响大、政策性强,对带动和促进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文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必定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会议精神对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及信息化工作也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image_gallery (1)

我中心赵小兵教授与与会专家的合影

据了解,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及民族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水平,关系到民族地区的信息化水平。以云南为例,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边疆省份,云南省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共有25个。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除回、水、满3个民族通用汉语外,其他22个民族共使用26种语言,14个民族使用22种文字,语言文字资源丰富且使用情况复杂,所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任务十分艰巨。

尽管面临着适应不了形势需要、人才资金短缺等问题,但近年来,云南省通过抓好立法规范、搞好新词术语规范、研制申报相关标准、建设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网、建设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资源库等一系列举措,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三化”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云南民族大学是国内开办较早、语种多、语言覆盖面大的语言学专业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开设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和硕士点,涵盖了藏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景颇族、佤族、纳西族、彝族、哈尼族、壮族、苗族等11个民族12个少数民族语种,已成为全国民族院校中开办少数民族语言最多的学校。

围绕语言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云南民族大学创建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教学实验场馆,有“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民族语言文化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高校民族文化资源信息技术运用重点实验室”、“语言重点实验室”、“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数据库”、“少数民族文字博物馆”等国家级、省校级科研创新平台,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版权所有©2008-2014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中央民族大学理工楼516室(100081)

电话:010-68932421-8016 传真:010-6893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