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共有1617.88万人(2000年)。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聚居在我国的南方,范围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抵北部湾。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共有1420.71万人,占壮族总人口的87.81%,主要聚居于南宁市、崇左市、百色市、河池市、柳州市、来宾市、贵港市等地。另外,分布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有98.1万人,散居在云南省其他地区的有12.9万人;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有4.2万人,另有4000余人居住在与连山毗邻的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有1.6万人;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有5000余人。壮族居住的地方,基本上连接成一片,大部分聚居,也有相当一部分和汉、瑶、苗、侗、仫佬、毛南、水等族杂居。
壮族分布的地区,边沿多山,中部丘陵起伏,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有六诏山脉从云南文山延伸到广西的那坡县,北部有凤凰山、九万大山、大苗山和天平山等,东部广东连山有五岭之一的萌渚岭绵延起伏,中部偏东盘亘着大瑶山、莲花山等山脉,中部偏西有都阳山、大明山等,南部和西南部边沿有十万大山、公母山、大青山等。
壮族地区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一片海”之称,山区、丘陵占土地面积的82%左右。丘陵海拔一般在100~400米,坡度较缓,土层较厚,雨水丰富,光照条件好,适宜于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是壮族地区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也是农业和多种经营较为发达的地区。壮族地区平原少,且分布零星,比较大的平原有右江谷地、南宁盆地、宁明谷地等,它们实际上都属盆地。右江谷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水热条件好,发展农业十分有利,是水稻、甘蔗、芒果的生产基地,素有“桂西明珠”之称。壮族地区石山面积大,且分布广,尤其是壮族主要聚居地的广西西部地区,裸露型的喀斯特地貌占了当地土地面积的60%以上。喀斯特地貌是“九分石头一分土”,不大适合人类居住生存,但由于久受雨水侵蚀,形成了众多奇特瑰丽的岩洞和地下河流,自然景色十分幽美。桂林和阳朔,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之美誉。广西南宁市武鸣县的伊岭岩,素有“小桂林”之称的靖西县旧州,凌云县的水源洞,柳州市的白莲洞,云南文山州广南县的莲洞、白云洞、响泉瀑布,文山县的仙人洞,等等,也都是天下少有的奇景。喀斯特地貌区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铝土、锰、锡、锑、钨等矿的保有储量和产量,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壮族地区还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不仅分布广泛,而且储量大、质地好,可建成中国南方最大的水泥基地。
壮族地区的南部面临北部湾,这里是我国重要的热带渔场,盛产各种名贵海产,特别是出产的“南珠”,据史料记载至迟在汉代就已开始采集。现在,这里仍然是我国重要的产珠区,向有“珍珠之乡”的美称。我国北部湾海岸线曲折,多港湾,从东到西分布有铁山港、廉州港、三娘港、钦州港、防城港、珍珠港等港湾,形成天然港群海岸。这些沿海港口同时具有水深、避风、浪小等自然特点,距港澳地区和东南亚的港口都较近,是我国西南地区面向东南亚、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出海口,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壮族地区地处低纬,北回归线横贯壮族聚居地的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充足,年均降雨量在1835毫米左右;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在20℃左右,冬无严寒,南部夏季酷热。四季草木常青,百花盛开,物产丰富多样,主要盛产各种热带、亚热带作物。柑、橙、柚、香蕉、荔枝、龙眼、芒果等水果产量名列全国前茅;甘蔗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全国之最,是世界10大产糖区之一;松香、松节油的产量约占全国的一半。名贵药材和土特产资源丰富,素有“土特产仓库”之称,驰名中外的三七、罗汉果、蛤蚧和茴油(又称八角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西北和西南部山区,森林覆盖,盛产柳州杉、银杉、樟木等名贵木材。
壮族地区河流纵横,有左江、右江、郁江、红水河、龙江、柳江、黔江、桂江等,汇流于西江,奔向东南,经广州入南海;有盘龙江、普梅河、锦江等,向南流经越南入海。由于降水丰沛,这些河流的径流量都较大,地表水资源极为丰富,居全国第5位;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达1900万千瓦,居全国第8位,红水河还被誉为全国水电资源的“富矿”。喀斯特地貌区,虽然地表水流相对贫乏,但地下水资源极为丰富,有着极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壮、布壮,原是壮族自称。在汉文史书中译写为“撞”、“徸”等,读音“壮”,最早见于宋代文献中。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写为“僮”。1965年10月12日,根据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提议,并征得壮族人民的同意,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把僮族的“僮”改为强壮的“壮”字。“壮”字有健康的意思,也不会误读。从此以后,僮族一律改写为壮族。
壮族除自称“布壮”以外,还有“布越”、“布雅伊”、“布衣”、“布沙”、“布土”、“布侬”、“布央”、“布曼”、“布饶”、“布傣”等自称。“布”,在状语中是“人”的意思。
摘自:http://www.seac.gov.cn/col/col283/index.html